在理解C#代码是如何在计算机运行原理之前,我们先想象一个场景:
首先,想象一下,一个程序员(就是你啦)坐在电脑前,喝着已经冷掉的咖啡,眼睛盯着屏幕,眼睛里发着呆(哈哈)。。。
你在Visual Studio中编写C#代码,写完代码后,点击“编译”或“构建”按钮。这时,编译器会检查你的代码是否有语法错误。如果有,它会告诉你哪里出错了,你需要修正这些错误。
当你的代码没有语法错误时,编译器会把你的C#代码转换成一种叫做中间语言(Intermediate Language,简称IL)的代码,通常是.dll(动态链接库)或.exe(可执行文件)。但这也是一个相对较低级的代码,计算机还是不能直接执行这些机器代码。
当你又双击exe时,操作系统会把你的.exe文件加载到内存中,然后CLR开始工作。CLR首先从内存中读取IL代码,并把它转换成机器代码。这一步叫做“即时编译”(Just-In-Time Compilation,简称JIT编译)。JIT编译器会在程序运行时逐步将IL代码编译成机器代码,这样计算机就能理解并执行了。
注意:C#程序并不会直接在你的计算机上运行,而是需要一个特殊的运行时环境,叫做“公共语言运行库”(Common Language Runtime,简称CLR)。CLR是.NET框架的一部分,它类似于一个虚拟机,负责管理和执行你的程序。

2.2.1.编写源代码
开发人员使用编程语言(如C#)编写源代码。
源代码是人类可读的文本,描述了程序的逻辑和功能。
2.2.2.编译(Compile)
源代码需要经过编译器转换成机器码(机器语言),计算机才能执行。
编译器将源代码翻译成CPU能够理解的二进制代码。
在C#中,编译器生成的是中间语言(IL)代码,这是一种与特定平台无关的中间代码。
2.2.3.加载(Load)
编译后的程序被加载到内存中准备执行。
在C#中,这个过程由运行时(Runtime)完成,例如.NET运行时。
2.2.4.执行(Execute)
运行时(Runtime)将中间语言代码进一步编译成特定平台的机器码(即时编译,JIT)。
CPU执行这些机器码指令,完成程序的功能。
2.2.5.输出结果
程序执行完成后,将结果输出给用户。
输出可以是显示在屏幕上的信息、打印的文件、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等。